乘植物科普之风 踏科技创新之路
2022年中国植物学会“万人进校园”大型科普活动走进芜湖市第五十中学
小小植物真奇妙。什么是植物?什么是作物?作物和植物的关系?野生稻如何驯化成水稻?11月10日下午,安徽省植物学会和芜湖市教科所联合举行的2022年芜湖市“万人进校园”大型科普宣传活动走进芜湖市第五十中学。
校长程六三简短又热忱的致辞,拉开活动序幕。他代表全体师生感谢专家教授们的传经送宝,同时结合学校科普实际情况,讲述各年级种植园的现状,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植物知识,用知识培育植物、用行动浇灌植物、用关心爱护植物,让校园充满绿意与生机。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植物学会理事长邵剑文先生精心准备的《作物驯化与人类生活》报告,让同学们惊叹连连。邵教授以植物和作物的关系切入,用“野生稻驯化成水稻”视频解答“驯化”和“培育”的异同,接着讲述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转基因农业对环境有力和基因编辑技术等问题,告诉同学们“依靠科技创新作物品种是关键”。邵教授联系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植物,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显出地将科学知识娓娓道来,让同学们明白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承担起中国人在生物研究方面的责任和使命。同学们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后提问。
“总重量则与250亿人的体重相当!”是什么物体有如此庞大的数字?芜湖市教科所中学生物学教研员吴志强老师的讲座《 人类与病毒:是敌对还是共存?》解开了这个谜题。吴老师用“身边有哪些病毒?”“病毒如何伤害人类?”“病毒只是肆虐人类?”三个问题串联讲座,以身边的病毒为抓手,从生理表现和分子结构两方面介绍了诺如病毒、狂犬病毒和艾滋病毒等常见病毒。“病毒体积大小对比”视频更是让同学们都瞪大了双眼,感受生物的神奇。最后吴老师说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病毒和人类是共生关系。
此次“万人进校园”科普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相关知识,明白了自己肩上承担的科研责任。播种在同学们心中的科研种子,只待岁月洗礼,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给国家、民族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