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赋能谱新篇 “五育并举”育新人
南陵县“双减”一周年答卷
“双减”工作启动以来,芜湖市南陵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狠抓 “双减”工作落实,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以德立身,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南陵县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全面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增强中小学德育实效,深入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程,切实做到德育铸魂。
为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助推“双减”政策落地生效,南陵县多次举办德育研修观摩活动,开展中小学校长(书记)思政课课堂教学评选活动,连续举办七届“春谷德育论坛”。2022年,为促进《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有效实施,全面提升“双减”背景下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县教育局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妇联等5部门创新协同育人方式,实施南陵县中小学“家校共育 同心筑梦”大讲堂活动,建立家校共育共同体,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实效。同期,县教育局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进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完善自己和调制自己,排除心理困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度重视研学旅行工作。南陵县202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通知》,遴选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开发我县研学旅行线路和课程并负责具体实施,利用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南陵大浦乡村世界、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南陵丫山花海石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烟墩镇霭里村等研学资源,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基地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南陵县家发镇以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命名。抗日战争以来,这里共涌现出以李家发为突出代表的62名烈士,是革命英雄之乡、烈士之乡。家发镇中心小学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以创建“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宣讲家发镇英烈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招募学生成立红色宣讲社团,利用课后服务活动开展英雄事迹的学习、小讲解员基本技能与素养的训练等课程。该社团荣获芜湖市2021年度“凝聚青春力量,担当强国使命”中小学社团展示暨评优活动“十佳社团”荣誉称号。学校多次承办市级少先队活动展示课、少先队教研活动,特别是2022年成功承办了芜湖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地方红色资源的历史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学校注重国防教育,多次与驻地部队合作举办军校共建活动,以军校共建为契机,整合资源,拓展空间,打造铸魂育人新平台,开拓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协同服务”的国防教育工作新格局。2022年5月学校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开展的全国中小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评选。
二、以智启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南陵县始终将教研工作作为智育的专业支撑,组建了5个乡镇教研网络片,建设了24个学科教研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完善了县、片、校三级教研体系。将课题研究、专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通过研讨交流,诊断问题,帮助基层学校教师把握“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新途径,针对性开发特色拓展课程。并通过开展南陵县学科作业设计大赛和线上作业设计交流展示、“玩中学数学”等活动,深耕“好课堂”,创新“好作业”,做到精准把握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作业设计,减轻课业负担。
县教师发展中心秉承“让学生遇见好玩的数学”的理念,多次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市级课题《“数学好玩”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通过观课研课、专题交流等方式,共同探讨新理念下提高趣味课堂教学实效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立足常态教研,打造特色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魔方社就是籍山镇第三完小《数学好玩》特色课程的拓展活动之一。老师组织对智能魔方兴趣浓厚的学生,成立三小魔方社线上社团,并自主学习《数学好玩》特色课程中的魔方相关课程,老师利用课外或课后服务时间给予指导,学生通过智能魔方在线训练、竞赛等方式,开展特色学习实践活动。2022年4月,魔方社3名学生通过中国魔方少儿战队入队考核,正式加入中国魔方少儿战队。该校的创客社团在童小弟老师的科创团队引领下,建立起创客阶梯式体系,适合和满足不同阶段孩子发展的需求,以“探索、尝试、创新、分享”为活动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今年5月22日结束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学校再创辉煌,喜获全国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活动单位”,2022年学校被评定为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5月,童小弟老师申报了芜湖市教育高层次人才第一批研究项目——《创客在线教学平台<创客梦工厂>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籍山镇中心小学、弋江镇中心小学、许镇镇希望完小等兄弟学校共同成长。
三、以体健身,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南陵县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始终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的功能,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南陵县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生田径、乒乓球、足球三项赛事,组织学校参加省市运动会、啦啦操等比赛,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实现“教会、勤练、常赛”,推动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推广武术、羽毛球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打造“一校一品”,走体育特色化道路,形成全县体育特色项目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我县已有市级足球特色学校13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6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8所。
2016年南陵县三里镇中心小学被芜湖市体育局授予“羽毛球特色示范学校”,是南陵县第一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现有600多平方米羽毛球室内体育馆。“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结合三里地域文化特点,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和本校教师资源,借助三里镇羽毛球协会和南陵县文广新局的人力支持,开设“‘羽’你相约,‘悦’运动越健康”活动课程,将“悦动”课程实施同体育教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大课间活动、课后延时服务以及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彰显“悦动”越乐、越健康的学校特色文化。每年学校组队参加芜湖市阳光杯羽毛球赛,举行两次校内羽毛球赛和羽毛球操展示,组队参加周边地市举办的羽毛球邀请赛,以比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浓郁羽毛球文化的氛围。
南陵县许镇镇中心小学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足球社团活动,定期组织足球课程训练和校内足球联赛,每年都组队参加南陵县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并围绕足球创作手抄报、开展知识讲座、展示球艺、进行趣味比赛等,大力宣传足球运动成果,营造校园足球氛围,大力实施校园足球等阳光体育运动。近日,南陵县许镇镇中心小学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接受了安徽广播电视台采访。
四、以美润心,丰富艺术实践活动
发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作用,南陵县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广泛参与与特长培养相结合、教育教学与教科研结合,着力构建一体化美育体系,将美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开展小学音乐学科“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提质增效策略研究、中小学音乐学科作业设计分享交流研讨会、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示范公开课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丰富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提升美育教学水平,深化美育教学,创新美育课程。我县还多次举办中小学生器乐大赛、中小学经典诵读、智慧阅读伴成长、中小学生书画比赛、“双减”背景下南陵县中小学师生美术作品展等活动,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让学生展示美育成果,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美育的魅力。
书香浸润校园。南陵县弋江镇中心小学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结合学校的乡村少年宫活动和阅读特色课程,通过校园环境布置、校园广播等方式营造氛围;通过师生图书借阅、学生阅读指导、学生晨读等项目,实施师生共读计划,提升阅读品质;建设“墨香围墙”“开放式书吧”“书香班级”,打造阅读学校。每周一、周三课后服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周二、周四课后服务时间开设课外自由阅读课,并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
经典诵读是南陵县籍山镇第三完小的特色之一。2022年,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和教师参加中小学生、教师经典诵读评比,报送的学生作品《英雄》和教师作品《美丽中国》分别被评为市一、二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级评比。同时,两个作品被县委宣传部推荐至学习强国安徽省平台进行展示。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南陵县许镇镇华林完小已连续举办八届千人书法大赛,学校以书法为载体,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融于书法艺术之中,坚持书法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让书法教育与学校德育相渗透,打造特色,积淀文化。不同于华林完小的书法教育,许镇镇中心小学泥塑社团指导老师程薇则将传统手工艺“泥塑”与南陵县千年古铜都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了“青铜泥塑”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活动形式。该社团“大美南陵”青铜泥塑工作坊在参加芜湖市“殷港小镇杯”第四届学校美术特色展评活动中,得到现场观众和时任芜湖市长贺懋燮的充分肯定。
五、以劳拓能,提高劳动精神素养
南陵县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紧抓课堂、基地、日常三个维度,采取“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强化劳动教育保障”三大措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南陵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泛开展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目前南陵县有2个市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个县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全面构建各年龄阶段循序渐进、各学科螺旋上升、体现时代特征和南陵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小学一直致力于打造“自然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凭借乡村小学的自然优势,以学生自家的小菜园为经验支撑,开展覆盖全校师生的种植活动。南陵县籍山镇第三完小则是在校内开辟一个“生态科学种植园”,每个班级分配一块区域,学生动手种植适宜的蔬菜、花卉,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农耕文化,让学生感受到的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022年“五一”劳动节之际,籍山镇中心小学与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承办了“强国复兴有我--劳模精神进校园 ”主题活动,邀请全国劳动模范程太平、安徽省劳动模范吴祥宣讲,并实地参观程太平农业种植基地、永兴米业生产基地,进一步引领了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劳模精神,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收获,培养了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