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少年智耀科创 科学教育硕果盈枝
在第40届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弋江区代表队以优异成绩再次彰显区域科学教育实力,分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1项。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50多人次科技辅导员的智慧凝聚,更是弋江区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深耕创新沃土的生动写照。
创新成果多点开花 师生共绘科创图景
本次大赛中,弋江区学子围绕人工智能、生态环保、智慧生活等领域展开探索,涌现出"光伏发电及充储一体化装置在民用电中的应用""智能输液辅助系统"等一批兼具科技含量与社会价值的作品。小学组作品以童趣视角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组项目则凸显跨学科融合与工程思维,展现出梯队化培养成效。65名获奖师生中,既有连续三年参赛的"科创小达人",也有首次亮相便斩获一等奖的新锐力量,印证了区域科学教育的普惠性发展。
50人次辅导员护航 打造创新孵化生态
优异成绩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教育支撑体系,耀眼成绩的背后有着超过50人次科技辅导员的辛勤付出。弋江区创新性地构建了“双引擎”科教模式,通过实行科学副校长聘任制与科技辅导员全面覆盖的策略相结合,打造了一支专业化、梯队化的辅导团队。依托"编程夏令营""科创冬令营"等区域品牌项目,有机衔接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与社团活动,形成"课程浸润-实践深化-赛事提升"的创新素养培养链。
全国实验区厚植沃土 科学教育做深"加法"
作为全国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弋江区不断深化“科创育人”改革,构建了“基础课程+社团活动+竞赛培优”的三级培养模式,实现了科学社团在全区的全面覆盖。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以鼓励中小学开展科创活动。此外,与安徽师范大学、科大讯飞等机构携手合作,共同建立了12个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使学子们得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接触科技前沿。此次大赛的优异成绩,正是该区域在推行“双减”政策下,科学教育“加法”策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弋江区教育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少年科学院"建设,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科教强国建设注入弋江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