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助中考,携手共研促提升——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物理学科省级课题(项目)组理论研修暨校际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发布日期:2025-01-07 16:53
来源: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 浏览次数:
新冬已至,顺致安暖,立冬之际,共赴跨学科教学盛宴。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是安徽省中小学教研基地校在研单位,2024年申报的“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2024-26)于2024年5月11日正式立项(教研基地编号:2024-26-35)。为探索STEAM教育理念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在研的校本课程项目“STEAM教育理念下物理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项目编号:WK2412),根据工作计划2024年12月26日由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初中部俞婷婷老师执教本次校际课堂展示活动,俞琪老师进行读书分享。本次活动由物理正高级教师、芜湖市物理大组组长胡仓兵主持,项目组老师齐聚一堂,联袂开展了一场物理教学的探索之旅.
俞婷婷老师执教的课题为《电学复习—动态电路分析》,俞老师通过展示调光灯视频“改变铅笔芯的长度进而改变灯泡的亮度”,通过设计问题串,让学生自己设计多种改变亮度的实验方案,以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作为教学进阶的起点,为后面解题搭建台阶。运用逆向思维的提问:“如何改装电路可使电表示数变化”,加深学生对动态电路本质的认识。同时头脑风暴可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比分析动态电路的三种不同形式,为下一个台阶做铺垫。在三种动态电路复习的教学中直观呈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理清物理量间的逻辑关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课堂上俞老师进行方法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思路,并鼓励学生思考其他解决方法。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采用“去电表法”化繁为简,并运用思维可视化方法画出初、末两态下的等效电路图,化动为静、分解步骤,降低分析的难度。将存在于思维中的推理过程以图像直观地呈现出来,可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加深其对题目的理解,可促进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判断并联电路的动态变化是学生的易错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并联电路的“变”和“不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上台讲解,运用证据解释自己得出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最后俞老师对三种动态电路及各自串并联情况进行对比分类,并归纳出“四步法”,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给学生提供系统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抽象建模能力,为更高水平的思维发展搭建阶梯。俞老师巧妙地重构了电学单元的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展现了一种新颖且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和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创新思维。教学中俞老师根据项目学习目标任务,帮助学生搭建对项目主题深入探究的“脚手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深度探究,以便项目学习高效、持续、深入推进。本次单元学习活动有助于实现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实现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落实课程目标、有助于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从而满足个体的发展需求。俞老师在教学环节的过渡上处理得自然流畅,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和逻辑推导,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教学内容上。同时,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上台演示、小组讨论、例题分析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
俞琪老师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得与思》读书分享。经过前期的精读细思,在本次分享会上俞琪老师主要从四至七讲入手,详细梳理了“主题的确定”“目标的确定”“任务的设计”“评价的设计”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设计要点及心得体会。一个既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主题活动,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灵魂核心。俞琪老师强调,在确定主题之前,应严格把握课标,关注学生生活,研究学生需要,以此为基础确立一个既能承载本学科核心内容,又能联结多学科知识的有价值的主题。这样的主题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且易于学生接受,可操作、可把控。接着,俞琪老师从“目标的基本依据”“目标的基本要点”“目标的表述方式”三个方面分享如何基于主题设定恰切的目标。目标既是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起点,也是终点,更是活动推进的航向标。教师应围绕学生素养发展,以跨学科主题任务为立足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确定既能承载学科知识,反映真实情境,又能指导活动展开,预测学习表现的学习目标。在任务设计板块中,俞琪老师反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目标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资源为支撑,让任务有意义、可操作、能落地。教学评的一致性同样也贯彻在跨学科主题活动之中。俞琪老师指出,好的评价能发展学生的反思精神,这是极其有价值的。通过分享我们更加清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然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和挑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我们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参会的部分老师就俞婷婷老师的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中江中学程有专老师指出俞老师重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课堂引入自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动态电路分类科学,讲解透彻,师生互动好。中考真题选题典型,通过中考真题让学生进行分类练习,重难点突出,学生学习效果好。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李密老师认为本节课内容丰富,以三种类型的动态电路,题目经典新颖,有针对性,以中考题切入,增加学生对中考考点的了解。俞琪老师认为通过调光灯视频播放到学生设计电路到题目呈现到归纳总结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题目由易到难,逐渐增加难度,由层次性。孙婷婷老师认为调光灯视频之后的问题串设计可以更具体,教学过程中同屏展示,反馈点评,教学效果好。陶梦云老师听了俞老师的课收获颇多,对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俞老师在整体的教学环节处理上干净利落,问题链层层递进,教学效果好。
一路修行,一路成长。物理教研之花绽放,听课评课共绘教研华章,这场听课评课活动,不仅是一场教学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老师们在这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力求教、学、评一体化,打造物理复习新体验。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协力,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