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 合作共赢——芜湖市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与校本课程交流研讨会在芜湖田中顺利举行
11月23日上午,芜湖市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与校本课程交流研讨会在田家炳实验中学四楼大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芜湖市体育局和芜湖市教育局主办,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承办。市体育局副局长洪明辉、市教科所课程部主任裘伟东,市教科所体育教研员章剑,市青少年体校副校长孙军,市体育局竞赛科副科长尤民海,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分管领队和教师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田中教研室主任管艳主持。
田中校长余夕标致欢迎词。芜湖田中在学校二十多年排球特色发展中,培养了数百名优秀人才,同时获得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为芜湖市乃至安徽省排球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近两年依托于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排球队员的意志品质、技战术又有新的突破。2024年,田中女排蝉联安徽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甲组冠军,同时获得多项赛事冠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坚持特色发展、践行五育融合、校本课程建设,努力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成果,也是市教育局和体育局一贯关心与支持的成果。
市体育学科教研员章剑致辞中,肯定了体育特色学校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人才培养所作出的贡献,同时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校本课程建设,校际及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吸纳先进理念促进排球特色学校建设意见。
体育局副局长洪明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以田中为代表的我市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在师资、选才、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体育健康教育经验非常值得推广和借鉴。他希望参会学校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整合学校内外资源,进一步培育校园排球文化,打造更高水平的排球运动队,创新全市青少年排球特色品牌,为我市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取得更大成绩。
教科所课程部主任裘伟东受邀为大会带来精彩的专题报告《新时代校本课程建设的教师课程素养形成》,他结合国家政策、教育形势以及优秀案例,阐述了课程涵义,新时代背景下校本课程由独立向体系转变,服务学校向服务学生转变;他解读了课程能力的内涵,阐明新时代背景下课程素养形成的路径,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领导者,希望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
排球特色学校建设及校本课程建设经验交流。王家巷小学副校长汪萍以《传承女排精神,建设王小排球社团》为题,介绍王小在社团建设、人才选拔、环境营造、排球文化、训练比赛等方面的做法和成绩。
翰文学校校长王大红的交流主题为《以传统项目为抓手,促排球特色发展》,介绍了学校每周一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排球课,培养排球后备人才的训练队等特色举措,展示了以排球特色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取得的成绩和荣誉。
校本课程项目负责人、副校长沈明海做《排球校本课程及特色学校建设交流汇报》介绍了排球校本课程的研究背景与依据、课程目标、研究基础,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阐述了校本课程从“兴趣”“爱好”“专业”到“人才”的培养逻辑。他介绍了田中体育特色建设的历程,从“管理”“落实”“宣传”“理念”四个方面阐述了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活动打造特色的方法。田中特色建设目标不是追求成绩和荣誉,而是追求“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实践中育人。田中排球特色立足田中,服务芜湖。
2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女排教练赵鸿宇教授莅临田中体育馆,他曾指导南师大女排荣获两届大学生排球联赛冠军、一届学青会冠军。赵教练给芜湖市中小学段的排球教练员们展示了技战术教学,从发、垫、传和扣等基本技术纠正,到实战演练和分组对抗等指导,在他指导下不仅队员技术动作显著改善,而且对抗中形成默契的攻防体系。赵教练不仅传授排球技、战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中的细节向队员们传递女排精神的核心价值——挑战中群策群力、逆境中坚守初心,并激励每位队员在未来的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前行、勇攀高峰。
排球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育运动,不仅具有竞技性和娱乐性,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排球文化包括拼搏合作精神、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运动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等。将排球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等向学生传授排球文化知识对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对学校和教师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加强课程建设、推动创新发展以及强化实践应用等措施进一步整合排球文化,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起到正向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