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促双赢 有效对接共发展——经开区举办“小初衔接”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为加强“双减”背景下小学、初中课堂教学衔接研究,有效提高小初衔接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0月28日,经开区“小初衔接”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万春中学拉开帷幕。
本次研讨活动由万春中学和天门小学承办,分为语、数、英三个学科专场。首先是由天门小学李玲老师和万春中学的高婷老师执教的语文学科。李玲呈现了一节六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伯牙鼓琴》,李玲在朗读中教给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以“学”为核心,用功底深厚的朗读加上古文阅读的方法,整节课温婉而不失大气,恰到好处地将读、写、思完美结合。高婷呈现了一节九年级的阅读课教学: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这是一节有品质的语文课。高婷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既有对文本的感知,又有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整节课松弛有度,过渡自然,教学设计精巧、简练。两节不同学段的语文课,极具感染性、人文性,走近了真实的课堂,才能真正明确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侧重点。
其次是由天门小学盛茂兰老师和万春中学的陆爱容老师执教的数学学科。盛茂兰、陆爱容两位老师精心准备,以精湛的教学基本功展现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与初中数学课堂的紧密联系和不同风采。盛茂兰执教的《负数》一课,以有趣的互动游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相反意义,再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负数展开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深入理解负数的意义,整个课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全程,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陆爱容执教的《一元一次方程》以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方程的必要性,再通过对比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方程的特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并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整节课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注重新旧知识联系,注重归纳总结,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探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是由天门小学的赵淑贤老师和万春小学的李书青老师分别为大家呈现了两节不同的英语课堂教学。赵淑贤由猜谜游戏导入主题Earth,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语篇,再由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词汇句型以及语篇学习,本课难点词句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以及Chant,让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体验、交流和感知。整节课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综合性语言学习活动Make a poster,既是对语篇教学的总结,也是对保护环境情感的升华。李书青呈现了不一样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由介绍不同国家的校服视频导入话题Fashion,学习本节课相关词汇。语篇教学非常有层次,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泛读领略语篇大意,精读寻找语篇细节。语篇的总结性活动创设了给校长提建议这样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重点词句,培养了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