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经历:化知识成素养”征文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30 11:15 来源:教科所 作者:倪雪梅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教发中心),各直属学校(含民办学校),安师大附中、附小、附幼:

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协作共同体、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与《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联合举办2025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经历:化知识成素养征文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主题阐释

经历是素养生成的载体。素养导向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化知识成素养是重点。但如何生成素养?政策与理论层面普遍认为要加强实践,强调做中学。实践的背后是经历,其逻辑是在经历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具体来讲:立足经历,借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学以致用的实用过程,使学习与自身经验、生活世界联结起来;促进转化,通过经历实现理解,通过经历实现迁移,使死知识变成活知识,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生成。

    重视经历,在教育上要体现主体性、实践性、情境性、探究性、体验性,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并重,提倡学科实践、情境教学、实验教学,重视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等。写作上要关注两点 : 一是在过程中要体现经历,凸显通过一定形式让学生经过某件事,获得某种体验 ; 二是在结果上要呈现素养生成的情况,凸显学生通过经历所获得的成长。

二、选材范围

——课程建设。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定路径与策略为学生提供经历的机会,促使学科素养落地。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根据校情生情开发丰富学生经历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变革。通过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整体教学、情境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凸显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学以致用过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探索基于经历的素养课堂。

——活动与仪式。活动与仪式是丰富学生经历、产生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结合统一规定或自主开发的活动与仪式等,加强教育设计,加深学生参与,突出引领与成长。

——评价改革。凸显经历在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在课程评价、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中,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表现性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案例与经验。

——社会资源。为了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强调在过程中形成素养,区域或学校利用场馆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基地,形成典型案例和有效经验。

三、注意事项

1.文体。文体不拘,可以是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叙事性案例、经验总结等表述形式。

2.篇幅。5000字左右为宜,未经公开发表。

3.名额分配

每县市区可推荐4-5篇论文,每直属学校(安师大附中、附小、附幼)可推荐2-3篇论文。

4.报送时间:202565日。请各单位于截至日期前将论文(word版本)和汇总表(excel版和盖章PDF版)打包发送至邮箱wuhujks@163.com。市教科所将择优推荐参加长三角征文评选。

5.严禁抄袭。如发现参评文章存有学术不端情况(检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知网查重系统),将与所在单位和地区教育部门取得联系,作出严肃处理。

附件:2025年“黄浦杯”征文汇总表.xlsx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