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来客齐聚芜 共探众研新教育——第四届山海城市教科研大会成功召开
2025年3月27日至29日,第四届山海城市教科研大会在安徽芜湖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根植教育本质 聚焦学生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84个地市的700余位教育专家、教研单位负责人、普通高中校领导齐聚一堂,围绕学科教研体系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赋能教学等议题展开研讨,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开辟新思路、新方法,助推各地教育创新发展。
大会伊始,芜湖市政府副秘书长佘波为大会开幕致辞。佘波介绍了近年来芜湖市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取得的成效,生动解读了芜湖的城市魅力与教育优势,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共进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芜湖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世海在致辞中向全国教育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芜湖教育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芜湖自古便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近年来芜湖教育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打造“五育融合 全面发展”芜湖教育模式,在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取得丰硕成果,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充分吸收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为芜湖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杭州铭师堂教育研究院院长竺浩强在致辞中代表山海城市教科研共同体秘书处对芜湖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山海城市教科研联盟发展历程和大会筹备情况。
开幕式主持人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吴友义介绍了大会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代表主办方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勇以《关于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察和思考》为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深入阐述了当前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战略意义。他从内因驱动与外因影响的双重视角,系统剖析了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要素,并基于人才成长规律,对中小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认知提出了专业见解。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变革》报告中,深入解析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图景。他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智能教育应用的实践成果,指出AI技术正推动教育向精准化、个性化转型,倡导构建"人机协同"的新型教育生态。
28日下午,大会设教科研专场与普通高中专场两个分会场。“教科研赋能学校发展”教科研专场研讨由杭州铭师堂教育研究院院长竺浩强主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书记、院长徐海龙以《未来教育视野下的温州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为题,系统阐释温州通过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推进区域“教育共富”提供实践范例。杭州铭师堂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周伟扬立足评价改革维度,结合数字化技术,阐释教育回归育人本位的实践逻辑。他强调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重构教学体系,通过智能平台整合学情数据与优质资源。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吴友义在《浅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研之路》中,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育人观念的转变,提出既要技术赋能,更要关注内在思想力、创新力、生活力和幸福力的培育。提出要致力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好校长、好班主任、好教师“三好”先生,打造全学科、全学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全”发展平台。同时呼吁要坚守“教研为人”的初心,聚焦教育本质,赋能学生健康成长。三位专家分别从资源均衡、评价革新、赋能内核三大维度,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多维路径。芜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兵参加了“建设高品质特色高中”专场研讨活动。本场活动由芜湖市第十二中学党委书记查海曼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毛宣海作《新时代普通高中学校文化视域和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他结合学校办学历史,重点分享了附中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高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杭州铭师堂教育研究院主任吴鎏琳在《“教育+科技”助力新时代高中生全面发展》的报告中指出科技助力教育发展的四大维度,并分析了信息技术如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并展望了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宁波市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在《从顶尖高校录取我校学生概况,谈如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报告中,以顶尖名校录取数据为切入点,系统剖析拔尖人才培养与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的联动逻辑。三位专家从文化建设、技术融合、教学实践等维度,为特色高中发展提供创新实践思路。3月29日上午,参会嘉宾走进芜湖市第一中学,聆听了三场聚焦教育创新的专题报告。本场活动由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长余夕标主持。芜湖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平作题为《五育融合:推动学校高质量多元化发展的实践探索》的报告。李平回顾了一中百年办学历史与文化传承,重点介绍了学校以“五育五诚”为核心理念构建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数据,李校长展示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实践。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李金池在《薄弱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精中实践》报告中,介绍了该校创新实践引领薄弱校逆袭的历程。对该校“五精战略”、“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维育人模式、“6+1”课堂体系做了详细介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教授屠莉娅以《培育时代新人:深化素养导向的育人实践》为题,从理论高度解析素养导向的育人逻辑,强调以学生核心素养为轴重构课程与评价体系,为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提供了学理支撑。会议为贯彻新时代教育改革精神提供了有益参考,对推动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山海城市教科研大会将持续搭建跨区域协作平台,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通,助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山海有期,教育无界。
(大会由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山海城市教科研共同体秘书处杭州铭师堂承办、山海城市教科研共同体指导,由《安徽教育科研》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