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赋能“双减”厚积薄发智育未来
——2023年芜湖市中小学科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圆满结束
秋已至夏未央,蝉鸣声声,绿树成荫。8月21日,由芜湖市教育局和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2023年芜湖市中小学科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骨干培训班在南京落下帷幕。芜湖市百名优秀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分批开展了为期6天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教育培训。
8月16日上午,2023年芜湖市中小学科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骨干培训班正式开班。芜湖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兵出席仪式并讲话。芜湖市科协副主席邹维银、中国科协“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东南大学)副主任周建中教授等出席了仪式。
开班仪式上,东南大学周建中教授致欢迎词,周教授向远道而来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详细介绍了此次培训主要内容,并希望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们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芜湖市科协副主席邹维银向芜湖市教育局以及从事和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邹副主席回顾了近些年来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绩,并指出此次培训对今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人工智能教育实践”“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云上工作室”等科技教育活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兵代表主办单位进行发言。李兵指出举办此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通过培训统一思想,对标先进,推动我市科技资源向中小学课堂资源转化,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能力和水平,助推我市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李兵要求参训人员充分利用好此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教育的技术和理念,积极思考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策略,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发多元课程,丰富学生科创体验,打造“一校一品”科学教育特色。开班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开班第一讲由周建中教授给学员们带来题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类型与特点》、《问题导向的青少年科学研究活动》的主题报告。周教授从落实“双减”政策,深化教育改革的高度,深刻剖析了当下培养创新人才紧迫性以及普及科技创新教育重要性,并就科技创新活动的构成、组织科技创新大赛的意义,校园科技创新教育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及如何做好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研究、立项等方面给予了行之有效的指导。
此外,东南大学杨元魁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陈晔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柏宏权教授、浙江大学刘昆鹏博士、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马睿主任、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李有翔副校长、南京市教研室王少峰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陈杰老师等9名科学教育领域专家以及跨学科融合教育领军教师为学员开展全方位、系统培训。学员们参观访学了东南大学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其中多智体协同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极端增材制造实验室、VR实验室、五轴加工实验室、3D打印/逆向加工实验室、激光加工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CAD/CAM实验室、木艺创意实验室、陶艺创新实验室、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俱乐部、Robomaster竞技机器人俱乐部等特色实验室让学员们大开眼界。与此同时,根据培训前布置的研讨主题并结合本次培训内容及学校工作实际,学员们纷纷撰写培训心得,芜湖市镜湖小学、芜湖市南瑞实验学校参训教师与大家分享了学校科学教育特色和成果。
此次培训,既有理论指导与又有实践操作,课程安排科学合理,贴近实际,符合我市科学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为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资源整合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及人工智能教育组织实施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开学在即,市教育局将继续强化部门协作,统筹优质资源,广泛实施科学实践教育,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勠力同心谱写科教融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