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十一中学2025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坚持五育圆融,多特色发展,努力践行“合适教育”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双减”工作,积极推进“博雅校园”建设。
二、工作目标
1.党建和群团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创新为动力,以融合为手段,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2. 巡察整改工作:将巡察整改工作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分类整改,定期调度、推进整改工作,校党委定期听取整改进展情况汇报,对整改进度、效果予以全程跟踪,确保反馈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使整改过程成为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过程,成为促进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工作风转变的过程,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过程。
3. 教学教研工作: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发展,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从学校课程实施,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评价方式方法,校本教研,数字化赋能教学,科学教育,读书行动等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明确突破方向,做好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示范校工作。构建完善的校本教研体系,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教师参与率达到90%,形成常态化、高效化的教研氛围。助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多样化培训与发展路径,使90%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培养3-5名校内学科骨干教师。规范课题研究管理,确保立项课题按计划推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争取1-2项课题在市级及以上获奖或推广。优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进一步完善6门校本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使学生对校本课程满意度达到85%以上。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客观、全面反映学生发展情况,推动评价结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争取在市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数量较去年增长3%,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影响力。
4.德育工作: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搭建分层分类的管理模式,明确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职责,形成贯穿课堂、校园和家庭的全方位德育网络。以“德智少年”为核心深化品牌建设,打造“六有六会”的德育特色,培养学生在思想品德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推进五育融合,强调课程和活动相结合,让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为学生成长赋能。强化实践体验,通过开展社区服务、研学项目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注重家校共育,以畅通的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使学校与家庭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落实“资助政策”,推进“资助育人”。
5.团、队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共青团工作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密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开展工作。积极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积极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方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6.对外交流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初高中教育资源,推动外籍教师管理、小语种教学、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及课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提质增效,打造有影响力的外语特色教育品牌,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7.队伍建设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在“人工智能+教育”、义务教育示范校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学校教育管理决策,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题项目研究、智慧课堂研究,为提高学校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提供有效参考;服务安师大附外教育集团教研共同体建设,促进校区间教师教研工作互学互习;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8.安全卫生和总务工作: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工作,在学校校长室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围绕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全心全意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宗旨,带领全体后勤人员继续守时、高效、有序、热情、细心、礼貌做好本职工作,踏实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加强食堂伙食的检查与监督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进一步规范膳食经费管理,全面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9. 科学教育工作:加强科学教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坚持走科技创新特色课程教育,通过科技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育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10.集团化办学工作:推动各校区深度融合,整合四个校区优质资源,促进教育集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进一步发挥特色教育引领,发挥外语和科学教育辐射带动作用,拟组建特色教育联盟。
11.做好各项创建工作:参照《安徽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标准》,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围绕国防教育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落实,扎实做好学校创卫各项工作。
芜湖市第十一中学
二零二五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