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2024年芜湖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4-12 16:14信息来源: 芜湖市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倪雪梅 字体:【  

    一、参加人员范围

全市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不含中职)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1、项目设置及说明要求

2024年芜湖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以下简称“教师活动”)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在不同组别(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划分)分别设置了以下项目:课件、微课、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

1)课件:是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过程、方法与评价进行设计、制作完成的应用软件。能够有效支持教与学,高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

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需使用常用文件格式;课件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

报送形式:作品登记表(见附表1)(PDF格式),课件演示视频(MP4格式),相关设计说明(Word文档格式),相关材料(ZIP压缩包格式),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2)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技能操作和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讲授者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方式,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批注和讲解的视频。

制作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中建议出现教师本人讲课的同步画面。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相关材料请一并提交。

报送形式:作品登记表(见附表1)(PDF格式),微课视频(MP4格式),相关材料(ZIP压缩包格式),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3)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是指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组织与实施教学的工具和学生学习与认知的工具,融于教与学的过程,且教学成效明显的教学活动案例。

制作要求:须提交案例介绍文档、教学活动录像和相关材料。

案例介绍文档包括:教学环境设施与课程建设、教学应用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成果、推广情况等。

教学活动录像:反映创新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案例特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单节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围绕一个教学专题的多节课课堂教学片段剪辑而成的专题介绍视频,时间总计不超过50分钟。

相关材料: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等。如为教师个人应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内的网络学习空间所开展的教学案例,需同时提交PPT文档、空间访问说明文档(含空间网址)等。

报送形式:作品登记表(见附表2)(PDF格式),案例介绍文档(Word文档格式),教学活动录像(MP4格式),相关材料(ZIP压缩包格式),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2.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加资格。

2)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作品,取消参加资格。

3)已参加往届活动或其他市级以上活动的作品,取消参加资格。

3.作品制作

1)作者应对作品的原创性、真实性负责。如作品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者承担。

2)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3人,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

三、参加办法

1)参加办法及推荐作品数量

作品报送以县、区教育局为单位(直属学校以学校为单位)集中报送,不接收教师个人及县(市)区属学校直接报送。

课件、微课、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推荐作品总数:无为市不超过36件、其他县区不超过30件,直属学校每校不超过4件。

2)报送时间、方式

各组织部门活动负责人于628日前将作品汇总以U盘形式把作品(用参赛类别+教师姓名命名的 zip 压缩包格式)和作品汇总表(附表3)(加盖公章PDF文件、word文件和纸质版3种格式)报送到市电教馆研究室,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奖项设置

1)教师活动按类别分设一、二、三等奖,原则上获奖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根据作品具体水平,各等次作品数量可以微调。

2)本次比赛拟获奖名单将在市教育局网站和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全市教师和社会的监督。

市级评比后,市电教馆将从获奖作品中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参加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3)综合各县市区(直属校)组织开展活动及获奖情况,评定“优秀组织奖”。

注:请各组织单位严格把关,杜绝任何弄虚作假行为;严格要求,杜绝干扰活动评审及竞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如有发生,取消“优秀组织奖”评奖资格。

联系人:曹阳

  话:3870159

 


 

附表1

 

常规项目作品登记表(课件、微课)

 

作品

名称

作品名称请勿使用书名号《》

学科

 

年级

 

作品大小

MB

 

项目

基础教育组

课件□

 

微课□

幼儿教育□

特殊教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组

课件□

微课□

高等教育组

课件□

微课□

作者

信息

 

姓名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联系

信息

姓名

 

手机

 

固定电话

 

电子邮箱

@

作品

特点

(包括作品简介、特色亮点等,300字以内)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

(安装运行所需环境,临时用户名、密码等,300字以内)

   

 

诚 信 承 诺

本人确认已了解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相关要求;上述作品为我的原创作品,不涉及和侵占他人的著作权;若发现涉嫌抄袭或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同意取消活动资格;如涉及版权纠纷,自行承担责任;我同意作品出版权等公益性应用权属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组委会。

以上内容已阅知,本人将严格遵守上述承诺。

承诺人(作者)签名:

 

1.                   2.                  3.                

                   

     


附表2

 

常规项目作品登记表

(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

 

作品

名称

作品名称请勿使用书名号《》

学科

 

年级

 

作品大小

MB

 

项目

基础教育组

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

 

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素质教育”主题)

幼儿教育□

特殊教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组

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

高等教育组

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

作者

信息

 

姓名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联系

信息

姓名

 

手机

 

固定电话

 

电子邮箱

@

教学环境设施建设

情况

300字以内)

课程建设情况

300字以内)

教学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

300字以内)

教学成果、推广情况

300字以内)

其他

说明

300字以内)

诚 信 承 诺

本人确认已了解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相关要求;上述作品为我的原创作品,不涉及和侵占他人的著作权;若发现涉嫌抄袭或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同意取消活动资格;如涉及版权纠纷,自行承担责任;我同意作品出版权等公益性应用权属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组委会。

以上内容已阅知,本人将严格遵守上述承诺。

承诺人(作者)签名:

 

1.                  2.                  3.                 

                   

     

 


 


附表3

2024年芜湖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推荐作品汇总表

报送单位(签章):                  活动负责人姓名              手机 :                       

序号

作品类别

作品名称

作者一

作者二

作者三

单位

学科

年级

作品大小(MB

手机(第一作者)

QQ邮箱

是否同意在“皖教云”展示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评选指标

1.课件

指标

要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地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内容呈现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生动直观、结构合理。

技术运用

运行流畅,操作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互动性强,导航准确,路径合理;

新技术运用有效。

创新与实用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作品的使用量达到一定规模。

2.微课

指标

要素

教学设计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主题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用恰当;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行为

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与实用

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启发性强;

视频声画质量好;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3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

指标

要素

教学设计

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理念;

教学设计完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

教学环境设施满足需求,有特色,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

教学资源选择恰当,形式多样;

注重学科特点,信息技术应用恰当。

教学应用

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材料齐全;

教学方式多样;

有利于形成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有常态化应用,学生深度参与,活跃度高,教学效果突出;

教师、学生成果丰富,校内外评价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特色创新

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等方面有特色;

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