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十一中学(安师大附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发布时间:2024-12-27 19:04信息来源: 芜湖市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秦红斌 字体:【  

安师大附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2017版2020修订的“课程标准”和《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皖教基〔2020〕9号)规定,为做好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落实好新课程,确保新课程平稳有序过渡,保持学校教学秩序稳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依据《芜湖市2020级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指导意见》,制定安师大附外普通高中三年的新课程实施方案。(其他年级参照执行)

一、学制与课时

普通高中学制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在保证科目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调整课堂教学时长,开展长短课时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一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分学段安排课程。学生通过18课时的科目内容学习可获得1学分,科目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二、课程与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

1.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2.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3.选修课程,有学校根据学生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普通高中开始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各门课程开设的建议、课时、模块及学分(见附件1:2020级芜湖市普通高中课程各学科开设计划及说明)。

三、管理与教学

严格按照科目设置和学分要求安排教学,不得增减科目教学时间总量和周课时总量。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

学校积极探索建立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要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注重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四、毕业与评价

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不少于42学分(其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以及选择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应修满上限学分;对于不选考的科目,鼓励学生结合兴趣爱好选修部分模块);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须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统筹,

校本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

学生修习的学分由学校认定,学校制定学分认定具体办法,学分认定应综合考虑学生实际修习的课时、学习表现,并达到课程标准或相关文件的要求。

学校制定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利用全省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客观地记录学生各方面的突出表现,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

组织参加市教育局对全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其中学业水平评价范围以本指导意见规定的科目和必修内容为依据。

高中学业考试、高考,按照省教育厅政策文件规定执行。

附件1:芜湖市普通高中课程各学科开设计划及说明

 

 

 

芜湖市普通高中课程各学科开设计划及说明

一、开设计划

高一年级

学科

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语文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4

4

数学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二册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4

4

外语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二册

必修第三册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2

2

思想政治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必修3:政治与法治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1

1

2

历史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2

2

地理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二册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2

2

物理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二册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2

2

化学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二册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2

2

生物学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2

2

信息技术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1:数据与计算

必修1:数据与计算

周课时(节)

1

1

学分

1

1

音乐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音乐鉴赏

必修:音乐鉴赏

周课时(节)

1

1

学分

1

1

美术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美术鉴赏》

在选择性必修6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必修学分内容

周课时(节)

1

1

学分

1

1

体育与健康

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健康教育模块每学段1-2课时,分散在3年内完成,三年共1个学分

体能模块

18课时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一18课时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二18课时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三18课时

周课时(节)

2

2

2

2

学分

1

1

1

1

 

高二年级

 

学科

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语文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2

2

 

数学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2

2

 

外语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2

2

 

思想政治

(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2

4

 

学分

2

2

2

 

思想政治

(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2

1

 

学分

2

1

 

历史

(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2

2

 

历史

(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1

1

 

学分

1

1

 

地理

(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2

2

 

地理

(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1

1

 

学分

1

1

 

物理

(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第三册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2

1

 

学分

2

1

 

物理

(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第三册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2

2

 

通用技术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第一册:技术与设计1

必修第二册:技术与设计2

 

周课时(节)

2

2

 

学分

1.5+0.5(劳动)

1.5+0.5(劳动)

 

化学

(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1

1

 

学分

1

1

 

化学

(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3

选择性必修3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2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3

3

 

生物学

(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1

1

 

学分

1

1

 

生物学

(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选修/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2

2

 

信息技术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

校本课程

 

周课时(节)

1

1

 

学分

1

1

 

音乐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在必修课程(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或选择性必修课程(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必修学分内容。

 

周课时(节)

课时安排由学校自行决定。

 

学分

1

 

美术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在选择性必修课程(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六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必修学分内容。

 

周课时(节)

课时安排由学校自行决定。

 

学分

1

 

体育与健康

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四18课时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五18课时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六18课时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七18课时

 

 

周课时(节)

2

2

2

2

 

学分

1

1

1

1

 

 

注:校本课程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修订)》规定的选修课程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高三年级

 

学科

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语文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5

5

 

学分

5

0

 

数学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5

5

 

学分

5

0

 

外语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5

5

 

学分

5

0

 

思想政治

(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0

 

历史(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修课程/校本课程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0

 

地理(文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选修课程/校本课程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2

2

0

 

物理(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4

0

 

化学(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4

0

 

生物学(理科)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校本课程

高考总复习

 

周课时(节)

4

4

 

学分

4

0

 

体育与健康

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学段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模块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八18课时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九18课时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十18课时

1.必修模块的补学;

2.选择性必修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

3.校本课程面向体育特长生。

 

 

 

周课时(节)

2

2

2

2

 

学分

1

1

1

1

 

    高三年级上学期文科倾向学生的理化生课程或理科倾向学生的政史地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或学生自愿选择,由学校自主决定开设的模块、课时,并认定学分。

 

 

注:校本课程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修订)》规定的选修课程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须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建议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各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内容由学校自主确定。高一、高二各3学分。军训等根据需要,分散在三年中完成,共2个学分。

 

 

 

 

劳动

    共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统筹,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建议在高一年级完成2个学分。

 

 

 

 

校本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开设内容有学校自主决定。

 

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阶段不少于1学分。可利用校本课程开展,三年不少于20课时。

 

二、开设说明

语文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两个模块,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上册,下学期开设必修下册,每周4课时,共8个学分。

高二年级:上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上、中册,顺序开设,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学段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学分。

高三年级:上学期开设校本课程,每周5课时,5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5课时。

数学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两个模块,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第一册,下学期开设必修第二册,每周4课时,共8个学分。

高二年级:上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1、2册,顺序开设,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3册,第二学段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学分。

高三年级:上学期开设校本课程,每周5课时,5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5课时。

外语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三个模块、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第一、二册,下学期开设必修第三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顺序开设,每周4课时,共8个学分。

高二年级:上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第二、三册,顺序开设,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学段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学分。

高三年级:上学期开设校本课程,每周5课时,5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5课时。

思想政治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三个模块,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2《经济与社会》,下学期开设必修3《政治与法治》,顺序开设,每周2课时,共4个学分。

高二年级:文科倾向,上学期开设必修4《哲学与文化》,每周2课时,2学分;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也可在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中自主选择一个模块),第二学段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个学分。理科倾向,上学期开设必修4《哲学与文化》,每周2课时,2学分;下学期,开设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1学分。

高三年级:文科倾向,上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剩余的2个模块,开设顺序自主安排,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4课时。

历史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两个模块,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学期开设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每周2课时,共4个学分。

高二年级:文科倾向,上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每周2课时,2学分;下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每周2课时,2学分。理科倾向,开设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共2学分。

高三年级:文科倾向,上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学段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4课时。

地理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两个模块,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第一册;下学期开设必修第二册,每周2课时,共4个学分。

高二年级:文科倾向,上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每周2课时,2学分;下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每周2课时,2学分。理科倾向,开设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共2学分。

高三年级:文科倾向,上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学段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4课时。

物理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两个模块,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第一册;下学期开设必修第二册,每周2课时,共4个学分。

高二年级:理科倾向,上学期第一学段开设必修第三册,第二学段开设选择性选修1,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开设选择性必修2、3册,顺序开设,每周4课时,4学分。文科倾向,上学期开设必修第三册,每周2课时,2学分;下学期,开设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1学分。

高三年级:理科倾向,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4课时。

化学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两个模块,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第一册;下学期开设必修第二册,每周2课时,共4个学分。

高二年级:理科倾向,上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二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每周4课时,4学分。文科倾向,开设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共2学分。

高三年级:理科倾向,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4课时。

生物学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两个模块,其中上学期开设必修1《分子与细胞》;下学期开设必修2《遗传与进化》,每周2课时,共4个学分。

高二年级:理科倾向,上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二学段开设选择性选修2《生物与环境》,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每周4课时,4学分。文科倾向,开设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共2学分。

高三年级:理科倾向,上学期开设校本课程,每周4课时,4学分;下学期,高考总复习,每周4课时。

通用技术

高二年级:开设必修两个模块并统筹劳动课程内容。上学期开设必修第一册《技术与设计1》,每周2课时,其中通用技术1.5课时,劳动0.5课时,2学分;下学期开设必修第二册《技术与设计2》,每周2课时,其中通用技术1.5课时,劳动0.5课时,2学分。

信息技术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1《数据与计算》,每周1课时,共2个学分。

高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每周1课时,1学分;下学期开设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1学分。

音乐

高一年级:开设必修《音乐鉴赏》模块,每周1课时,共2个学分。

高二年级:在必修课程(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或选择性必修课程(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必修学分内容。课时安排由学校自行决定,1学分。

美术

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必修《美术鉴赏》模块,每周1课时,1学分;下学期,在选择性必修课程6个模块(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必修学分内容,课时安排由学校自行决定,每周1课时,1学分。

高二年级:在选择性必修课程6个模块(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必修学分内容,课时安排由学校自行决定,1学分。

体育与健康

高中三学年每学期均开设必修必学①健康教育模块,每周1-2课时,三年共1个学分。

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段开设必修必学②体能模块,第二学段开设必修选学③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一,每周2课时,2学分;下学期开设必修选学③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二、之三,顺序开设,每周2课时,2学分。

高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必修选学③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四、之五,顺序开设,每周2课时,2学分;下学期开设必修选学③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六、之七,顺序开设,每周2课时,2学分。

高三年级:上学期开设必修选学③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八、之九,顺序开设,每周2课时,2学分;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必修选学③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十,第二学段完成必修模块的补学及开设选择性必修或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2学分。

高三年级上学期文科倾向学生的理化生课程或理科倾向学生的政史地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或学生自愿选择,由学校自主决定开设的模块、课时,并认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须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建议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各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内容由学校自主确定,高一、高二各3学分。军训等根据需要,分散在三年中完成,共2个学分。

劳动

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统筹,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建议在高一年级完成2个学分。

校本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开设内容有学校自主决定。

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阶段不少于1学分。可利用校本课程开展,三年不少于20课时。

 

 

安师大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