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二中体育课安全制度

发布时间:2024-12-27 16:44信息来源: 芜湖市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高强 字体:【  

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中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加强体育课教学的安全管理,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体育课教学活动,包括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训练、体育考试等。

二、体育教师职责

(一)课前准备

1.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健康史,对有特殊身体状况(如心脏病、哮喘、骨折等)的学生要做好记录,并在教学中给予特殊关注和照顾。

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提前检查教学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器材牢固、无损坏。如发现场地或器材存在安全问题,应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4.准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创可贴、绷带等,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

(二)课堂教学

1.每堂体育课开始时,要集合整队,清点学生人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对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安排适当的活动或让其在一旁休息。

2.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讲解和示范动作要领,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正确进行体育活动。对于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要先进行分解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确保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练习。

3.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危险行为。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出现意外情况,要立即停止教学活动,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通知学校医务室和班主任。

4.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避免学生过度疲劳或受伤。对于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学生,要因材施教,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课后总结

1.课后对本节课的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如有问题要及时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2.组织学生清理教学场地和器材,将器材归位,确保场地整洁、器材摆放整齐。

三、学生安全要求

1.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指挥,不得擅自离开教学场地或进行危险的体育活动。

2.上体育课要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运动鞋,不得携带钥匙、小刀等尖锐物品,以免在运动过程中造成伤害。

3.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前,要认真做好热身运动,活动关节,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预防运动损伤。

4.在体育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练习,不得随意改变动作要领或进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活动。如发现同学有危险行为,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5.学生如身体不适或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体育活动,要提前向教师请假,说明原因,并在一旁休息,不得擅自参与活动。

四、场地与器材管理

(一)场地管理

1.学校要定期对体育教学场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场地的安全性。如操场地面是否平整,有无坑洼、裂缝;体育设施周围是否有障碍物等。

2.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要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进行维修或改造。在场地维修或改造期间,要禁止学生进入使用。

(二)器材管理

1.体育器材要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对损坏或老化的器材要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器材的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2.体育器材的存放要规范有序,便于取用和归还。危险器材(如标枪、铅球等)要单独存放,并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五、体育训练与考试安全

(一)体育训练

1.学校组织体育训练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2.训练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热身运动、场地器材检查等。训练过程中,教练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反应和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3.对于参加高强度训练或专业体育训练的学生,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学生的身体能够承受训练的强度。

(二)体育考试

1.体育考试前,学校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器材的检查、考试流程的安排、学生的安全教育等。

2.考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考试规则和要求进行,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安全。监考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考试情况,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3.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要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缓考或免考手续。

六、应急处理

1.学校要制定体育课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各部门、人员的职责。

2.在体育课上如发生学生受伤等意外情况,体育教师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并及时通知学校医务室和班主任。

3.学校医务室接到通知后,要立即派医务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救治。如伤势较重,要及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将学生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4.同时,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做好现场保护和证据收集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七、安全教育与培训

1.学校要将体育课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如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安全培训,学习体育教学安全知识、急救技能等,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八、监督与检查

1.学校成立体育课安全管理监督小组,定期对体育课教学、体育训练、体育考试等活动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学场地器材、教师教学行为、学生活动情况等。

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确保体育课教学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