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芜湖一中“聚焦高效课堂”赛课活动方案
根据芜湖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落实“教学管理精细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本学期在高二年级组织开展“聚焦高效课堂赛课”(以下简称“赛课”)活动。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赛课”活动引领我校教师关注和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将“教学管理精细化”落在实处。
2.将赛课活动中脱颖而出的高效课堂作为教师学习的范例,提高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技能。
3.赛课结果将作为我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的推选依据。
二.活动组织
1.人员安排
领导组:李平、戴春、何家传、陈波、杨燕玲、王克萍
工作人员:曹承和、孙鹏飞、张龙、程晋兴、洪琦、房莉、肖本武、郑锐
2.评比办法:
本次赛课的得分由评委现场打分(占70%)、教研活动过程分(20%)和听课考勤得分(10%)加和为最后总分。
(1)现场评分(占70%):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各年级的赛课从学术委员会专家库中分文理各选出5人评审组。评委按照《芜湖一中2024年 “聚焦高效课堂”赛课评委打分表》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得分,以其余3位评委的平均分为最后现场得分。
(2)教研活动过程分(占20%):备课组在选手赛课完成后一周内提交“课前备课研讨记录、课后研讨记录、研讨发言及研讨总结” 等备课研讨活动的过程性材料,根据这些材料进行过程性打分。
(3)听课考勤得分(占10%):本教研组教师尽可能参加,以本备课组听课人数的百分比确定名次(提供课前、赛课、课后研讨现场签到表),最高的得10分,第二名9分,以此类推。
三.活动要求
1.在“赛课”活动中,教研组一定要注重集体智慧的发挥,抓好课前和课后的研讨,各备课组在进行集体“磨课”之后再参加赛课。备课组全体人员必须参加听课,教研组长应认真组织本组其他教师参加听课。
2.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科思维品质的培养放在首位,鼓励运用智慧课堂新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用行动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
3.评委应放弃学科本位思想,按照评价量规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四.活动程序
“赛课”活动主要由备课组推选赛课教师(名单见附件)、集体备课、统一赛课、和评优表彰等四个阶段组成。
1.推选赛课教师:各备课组由组长组织预赛,选拔出代表本组参赛的赛课教师。
2.集体备课:各备课组长组织本备课组进行赛前集体备课,与参加赛课的教师一起磨课,共同形成赛课教学设计及课件;赛课过程备课组长要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听课,并及时进行课后研讨,研讨活动的过程性材料交教科室邮箱。
3.统一赛课:根据教务处课表进行统一赛课。
4.评优表彰:奖励名额:物理、历史方向分别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获一、二、三等奖的备课组学校分别进行表彰。
五.评优规则
1.根据评委现场打分(占70%);
2.教研组、备课组听课人数(占10%,提供听课考勤表,不符合此项者,取消获奖资格);
3.研讨活动质量(占20%)。有课前备课研讨记录、课后研讨记录(研讨发言及研讨总结);
4.评优表彰,年底根据学校教科研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芜湖一中教务处 学科发展中心
2024年9月23日
附件 :2024年高一聚焦高效课堂赛课教师名单
语文组:孙正茂 刘馨乐
数学组:王亮 闫梦飞
英语组:钱晨 陶进进
化学组:黄梦轩 何伟
物理组:周任武 杨允亮
生物组:赵慧慧
政治组:王文翔
历史组:史孔标
地理组:赵剑敏
体育组:朱丽
音乐组:吴慧娟
信息技术:水娟娟
芜湖一中2024年 “聚焦高效课堂”赛课评委打分表
教师 |
|
授课班级 |
|
时间 |
|
||||||||
课题 |
|
课型 |
|
课时 |
|
||||||||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和要求 |
权重 |
评价等级及结果 |
||||||||||
扣分情况 |
|||||||||||||
目标 |
针对学生的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实际;目标明确、适量、可测。 |
10 |
|
|
|
|
|
||||||
组织 |
内容呈现符合学科逻辑,层次清楚,重难点突出; 课堂监控和应变力强,能使学生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 着力创造自主、探究、质疑、合作、表达等学习机会。 |
25 |
|
|
|
|
|
||||||
方法 |
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运用合理,智慧课堂新媒体技术运用熟练,注重实效。 |
15 |
|
|
|
|
|
||||||
讲解 |
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清晰、精炼、深入浅出;或幽默、或有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
15 |
|
|
|
|
|
||||||
提问 |
问题设计有含金量,提问指向明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给学生留出思考及讨论交流的时间。 |
10 |
|
|
|
|
|
||||||
演示 |
板演、演示实验、示范等规范到位;多媒体演示清晰、准确;板书呈现科学,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
10 |
|
|
|
|
|
||||||
评价 |
注意运用多元评价手段,注重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反馈及时,练习设计有针对性,习题典型有梯度。 |
10 |
|
|
|
|
|
||||||
总结 |
对整节课有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归纳、概括和提炼。 |
5 |
|
|
|
|
|
||||||
综合评价
|
|
总分 |
|||||||||||
|
|||||||||||||
评课人: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