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文化智慧引擎 共绘学校发展蓝图——陈严名校长工作室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
祥龙辞旧岁,余韵留祥瑞;金蛇迎新春,福泽岁月长。1月17日下午,育红小学旭日天都校区在校长陈严的引领下,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基于‘一训三风’的校园精神培育与传承策略”的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副校长吴雪梅主持,学校全体行政人员、骨干教师以及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展开热烈交流与深入探讨,携手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到了重量级的专家莅临指导工作,他们分别是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孙德玉和原芜湖荟萃中学校长李万道。专家的到来为研讨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专业视角,进一步推动了研讨的深度与广度。
研讨会首先由吴雪梅副向现场专家和老师们分享了自2024年5月以来陈严名校长工作室基于学校办学理念、文化认同、师生共同体成长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半年多以来,学校依托陈严名校长工作室“基于学校文化认同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学习、专题培训和实地参观活动,目的在于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为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和核心文化做好充分准备。吴雪梅娓娓道来,一一回顾,让大家感受到了陈严名校长工作室在研究学校文化建设项目上的求真、务实,在探索学校内涵发展上的点滴努力。
研讨会第二项议程由陈严汇报有关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一训三风”、课程文化、校园管理等校园精神培育和文化体系构建的思考。她还展示了设计中的校徽,提出了一些项目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困惑。陈严表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在前期的多维探索和多次碰撞下初具样态,部分理念和目标也初步达成共识,此次研讨会是为了再次梳理和总结,希望在专家顾问的点拨启发和老师们的琢磨推敲下,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尤其是在“一训三风”方面,力求内涵丰富、独具特色、阐释精准。
听完陈严的汇报,老师们对学校“勤诚教育”的办学理念深表赞同,对“养勤诚品质 育阳光少年”的育人目标更为清晰,对“一训三风”中有关“校训”“校风”的表述也颇为满意,对学校接下来有关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思路充满期待。 而在“教风”“学风”的表述上,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学校行政老师们也深有感触,纷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校“勤诚育人”的办学理念,建言献策,分享了自己今后在教学、德育、教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创意想法。
经过老师们的思维碰撞和热烈讨论,两位专家也先后参与了互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首先充分肯定了育红小学旭日天都校区全体教师扎实肯干、乐于探索的工作作风,尤其肯定了陈严在办学理念、品牌意识、文化立校等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见解、责任担当和极致的行动力。两位专家一致认为,此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非常及时,是在前面多次准备、实践培育的基础上的一次跨越。目前“一训三风”的拟定有传承也有创新,很好地体现了育人目标,他们都对学校校徽的设计给予了赞赏,认为是独具匠心,突出了学校特色。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老师们建议的基础上,继续提出了自己关于“教风”“学风”的核心词,引领老师们继续思考、碰撞。
最后,经过头脑风暴,反复讨论,仔细琢磨,一再斟酌,大家对“教风”“学风”进行了重新的拟定,把“勤”“诚“二字同时贯穿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去,目的在于把学校办学理念融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在精神和行为表现中,真正用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一训三风”的再次探讨,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严谨和精进,明确“一训三风”只是第一步,后面还将全面系统的阐释,让老师们和同学们更好地接受与实践,传承与发扬,还要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管理模式、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建构,生长出体现校园文化精神的一系列发展蓝图。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直观体现,更是推动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它是一项需要持续建设、深度反思、不断提升的系统性整体工程。本次研讨会为育红小学旭日天都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在研讨过程中,各方观点相互碰撞,智慧火花竞相绽放,为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未来,大家将持续深耕,探寻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擎,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的创新路径,全力构建专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文化。让文化成为学校前行的底气,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铸就学校的卓越与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