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之名 赴冬日之约——陈严名校长工作室赴上海参加第七届儿童哲学与学校变革论坛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学校的融合和协同发展,实现学校理论提升和深度变革,12月20-21日,芜湖市陈严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们赴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参加了第七届儿童哲学与学校变革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儿童哲学与全面育人”,来自儿童哲学领域的专家和项目合作学校进行了报告与交流、展示与研讨,共同推进儿童哲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
12月20日上午,论坛在复旦大学教授徐冬青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成员们先后参加了论坛圆桌会、微论坛、联合教研,并聆听了特邀专家主题报告,受益匪浅。
在论坛圆桌会阶段,大家聆听了来自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市洵阳路小学、杭州春芽实验学校、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等儿童哲学项目联盟学校的实践报告。这些学校都结合自身实际,融儿童哲学于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学科教学、校园活动、亲子课堂,构建了生动活泼、包容开放的儿童哲学实践模式和探索样式,成员们大开眼界。
在联合教研环节,成员们在第一分会场聆听了三节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哲学课。通过观摩含有儿童哲学元素的阅读教学课,大家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儿童哲学,也对儿童哲学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有了一定了解。
校长陈严对《狐假虎威》一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认为一堂好课需要老师围绕问题和话题,设计好,组织好,引导好;一堂好课是可以从学生的表达,表现和表演中得到体现的。此课例成功引发了儿童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多元寓意,在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方面也得到了锻炼,从而助力儿童哲学思维的长期发展。这样的儿童哲学课例,是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结合,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12月21日上午,成员们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专家们对儿童哲学研究的主题报告。对国内外儿童哲学的研究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儿童哲学走进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儿童哲学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等有了更为深层的理论认识。
为期两天的研修学习,让大家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很多关于儿童哲学与全面育人的理论知识,也看到了理论带来的学校变革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做好儿童哲学的种子,做好全面育人的引路人,是企盼,也是责任。
相信工作室的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思考,融理论与实践,把儿童哲学带入课堂,带入活动,带入师生互动,为学生们带来更优质、高效的课堂,更多元包容的童年,也给自己带来更加自融自洽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