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董建功译著的《通过变式教数学:儒家传统与西方理论的对话》正式出版

发布日期:2020-01-02 11:20 来源:市教科所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

2020年元月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安徽省特级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获得者、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数学教研员董建功老师翻译的“数学教育的中国智慧丛书”之一《通过变式教数学:儒家传统与西方理论的对话》正式出版发行。

“数学教育的中国智慧丛书”丛书是在美国出版的研究和介绍中国数学教育的著作,西方研究者对中国数学教育的浓厚兴趣并不容易转化为研究成果,在这一研究领域,很多有趣的工作是由本土和海外的华人研究者独立完成或与西方学者合作共同完成的。这其中的佼佼者是在中国文化滋养下长大、目前在国际舞台积极研究和介绍中国数学教育的海外华人学者李业平教授和黄荣金教授。

华东师大出版社通过引进版权并翻译出版,以满足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迫切需要摆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面,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全面了解中国数学教育特色,以满足数学教育研究的需要。

董建功翻译的《通过变式教数学:儒家传统与西方理论的对话》对我国数学课程与教材、课堂教学特色、教师专业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与数学教育文化相关的问题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研究。除了中国大陆,它还对照介绍了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相应情况;除了介绍今日教师的培养目标与计划,它还联系《论语》和《礼记·学记》,探寻中国古代传统的数学教师素养观是如何影响当今我们对数学教师素养的认识及其培养的;除了呈现华人的实证研究,还收录了西方学者对这些研究工作的评论与建议。这些特色为我们吸取和研究数学教育的中国智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中国数学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自1960年代以来,中国数学教育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数学教育的中国智慧。自20世纪末启动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经验,对实现世纪之交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根本转型、推动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数学教育的中国智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自然结果。其实,西方视角中的中国数学教育悖论不过是兼容并包、寻求平衡的中国智慧而已。

中国数学教育改革依然在路上。挥之不去的应试教育、长期缺位的数学英才教育、缺乏活力的数学教学模式,都需要通过改革去解决。只要我们坚定中国数学教育的文化自信,切实把我国的数学教育研究建立在我国数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并努力提升为理论形态,就可以破解“中国学习者悖论”,为强盛的“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