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师生和家长减负“组合拳” 芜湖基础教育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发布日期:2021-03-11 10:13 来源:今日芜湖客户端 浏览次数:

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在50%的基础上稳步提升;解决“培训乱”的问题,严肃处理加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培训机构;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日前,记者从芜湖市教育局获悉,我市对2021年教育改革发展重点进行部署,将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心理和体质等多方面管理,围绕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教育难题,回应社会关切,净化教育生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高中将“错位办学”

今年我市继续关注解决“入园贵”的问题,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的办园体系,解决“入园贵”问题。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在50%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合理调整公办园收费标准。加强无证园治理。

将关注解决“优不优”的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解决义务教育“优不优”问题。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加快有关区域中小学建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智慧学校建设。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鼓励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集团化办学,全面推进城乡间、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有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创建。

关注解决“同质化”的问题,推动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化发展,解决发展“同质化”问题。有计划创建一批特色示范高中。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高考改革,努力让普通高中学生升学发展有渠道、个性成长有方向。


抓好中小学校日常管理

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关注解决“作业多”的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实施减负增效行动,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中小学校和学生评价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解决“作业多”问题。加强对各学段作业指导与监测,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次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努力做到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

关注解决“家长累”的问题,切实减轻家长负担。理清家校责任边界,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着力解决“家长累”的问题。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

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

为进一步抓好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三化”联动,打出教师减负“组合拳”,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切实解决好“教师忙”的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相关报表填写、社会事务进校园等,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

规范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

重点整治不良行为

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严格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解决好校外“培训乱”问题。切实落实县区属地管理责任。发挥校外培训机构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突出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中唯利是图、学科类培训、错误言论、职业道德失范、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对开展“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加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培训机构,严肃处理。推动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工作。

解决“接娃难”的问题

全面实施“三心工程”

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放心午餐、安心午休和爱心托管“三心工程”,统筹解决学生家长按时接送难、午餐午休难、课后管理难的揪心事、烦心事,切实提高中小学服务保障能力。构建多种形式的放心午餐供应体系;改扩建学校环境,充分利用学校条件,确保学生安心午休;充分利用好各类校内外资源,借力“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和“阳光云课”,创新工作方式,全力保障课后服务开展,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实施体教融合行动

充足睡眠和体育锻炼一个不能少

我市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解决中小学生“睡眠少”问题。加大对中小学生作息时间检查、抽查力度,坚决纠正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努力保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

此外,将实施体教融合行动,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重点解决“小胖墩”、“小眼镜”、“体质弱”问题。开齐开足体育课,推进体育艺术2+1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建设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和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


聚焦身心健康和手机控

教育生态更好更优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中小学生“抗压差”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严格落实课时的要求。建立健全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制度,建立实施“面对面”、“一对一”心理谈话制度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双一百”工程,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状态摸排、知识讲座、专题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六个一”专项活动。

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解决中小学生“手机控”问题。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管理措施,保护学生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

全媒体记者 奚璟  文/摄